温健公(1908-1938),河北抗日民军总部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原名文淦。曾用名杰雄、湘萍。06h梅州党史
1908 年10 月10 日出生于广东梅县松口镇车田村一个贫农家庭。06h梅州党史
1922 年秋,考入广州南武中学,担任该校学生会会长,组织读书会,传播革命思想。06h梅州党史
1925 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带领一百多名同学参加广州各界的反帝示威游行。06h梅州党史
1936 年考入中山大学预科,因参加学生运动,被迫离校。06h梅州党史
1927 年秋,考入南京国民党军队总政治部举办的政治工作人员养成所。结业后,到河南郑州,被聘为中州通讯社社长。不久,调到国民党河南省党部监察委员会当秘书。06h梅州党史
1928 年夏,到上海,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06h梅州党史
1930 年初,赴日留学,考入日本秋田矿山学院。为把留日学生团结起来,与左派学生成立中华学生留日同学会,任宣传部部长。06h梅州党史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揭露日军的侵略暴行,率领学生到中国驻日大使馆示威。不久返回上海,成立留日学生救亡会。06h梅州党史
1931 年11 月7 日,参加救亡会举行纪念俄国十月革命的活动中被捕。在法庭上,温健公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揭露国民党的卖国行径。06h梅州党史
1933 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在狱中,他将日文版《资本论》译成中文,化名出版。06h梅州党史
1934 年,在北平参加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程》等"骆驼丛书",编写了《现代哲学概论》,对马列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通俗的解释。由於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敌视,於年底被迫离开北平,到山西讲学,后被阎锡山聘为顾问,从中做统战工作。06h梅州党史
1935 年夏,到天津法商学院当政治经济学教授,直接受中共中央华北局领导,从事秘密工作。06h梅州党史
1936 年初,受党派遣到河北各县组织训练青年与民众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后到阎锡山开办的军官教导团担任政治总教官。06h梅州党史
1937 年"七七事变"后,回到河北做统一战线工作,与保定专区保安司令张荫梧合作组建河北抗日民军,担任民军总部的秘书长兼政治部主任,促进了当时华北的抗日运动。9 月,民军举办干部养成所,由温健公主持。他亲自挑选教官,安排课程内容,主讲政治课,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抗战输送了三百多名基层干部。06h梅州党史
1938 年12 月26 日,温健公在吉县抗日前线开展工作时,不幸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壮烈牺牲。时年30 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遗骸迁葬於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06h梅州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