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工作动态 组织机构 党史研究 党史人物 史迹寻踪 党史知识
党史研究 更多>>
2024年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部2024年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部
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展闽粤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展闽粤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
市委党史研究室传达学习省委第三市委党史研究室传达学习省委第三
2022年度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2022年度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纪念闽粤赣边纵队成立75周年”“纪念闽粤赣边纵队成立75周年”
党史知识  
党 旗 党 徽 党 章
入党誓词 历次党代会 中共简史
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研究 >> 正文
群众路线是革命走向胜利的保证
信息来源:   编辑/作者:   访问次数:     本站发布时间:2018-05-10 19:44:50

群众路线”是党的科学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群众路线内涵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的形成有一个萌芽、形成、成熟、创新发展过程,各个过程中与革命成功与走向胜利都有内在关联。

  1、大埔县三河坝,是党群众路线萌芽的地方。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靠“初悟”的 “群众路线”完成了阻击尾追主力的国民党军重任,并把部队带上了井冈山,创建了党领导的第一支工农武装-―红四军。

 19279月上旬,南昌起义军进入福建后,在长汀州再度召开前委会议。对于入粤后的行动,作出周恩来、贺龙等率领主力 “在潮汕、海陆丰建立工农政权;起义军第1125师、第9军教育团归第9军副军长朱德指挥,分驻大埔三河坝,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主力南下”的分兵决策。这一决策,不仅促成了朱德独立指挥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军,而且为党的群众路线的萌芽奠定了基础。

 长汀前委会议后的 9月下旬初,朱德、李硕勋、周士第等率部进入大埔三河坝后,归朱德指挥的部队即成立了朱德、李硕勋等组成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为党留守三河坝部队的领导核心。朱德等总结了起义军南下广东途中,因单纯的军事行动,导致一路多为失利的原因。独有见解的地提出“在三河坝把发动群众与阻击尾追之敌的任务结合起来”的战略举措。及时联合大埔地方党组织,召开党员、团员、农民自卫队、农会会员代表会议,武装大埔革命骨干。派出工作队,做群众的工作,广泛宣传总指挥贺龙署名的《安民告示》,宣传“耕者有其田”、“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等革命道理,朱德还亲自在三河坝汇城南门外大沙坝上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说,做发动的群众工作。三河坝至今还传扬朱德遵守群众纪律,为给伤员补身体,按价和群众买鸡的动人故事。部队一系列的发动群众活动,如一股强劲的春风,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工人、农民、革命师生,在大埔党组织领导下组成侦察队、向导队、宣传队、运输队配合起义部队与多于自己近10倍的国民党右派军浴血奋战,胜利完成阻击尾追之敌任务。

朱德所率的部队完成三河坝阻击尾追之敌任务后,取道东部与潮汕的主力会合。转移至与大埔东部相邻的饶平茂芝时。朱德从周邦采、粟裕等率领的从潮汕突围出来的官兵中获悉:主力 “在潮汕、海陆丰建立工农政权”的军事斗争失败。前委书记周恩来等离开部队,总指挥贺龙也回洪湖、湘鄂边农村继续开展武装斗争。而国民党钱大钧、陈济棠、薛岳、黄旭初等部约4万余人,云集闽粤边的饶(平)、(平)和、(大)埔3县边界,企图在此地消灭南昌起义军余部。此时,在事关部队存亡的关键时刻,朱德、陈毅、粟裕、周邦采等以坚定的革命信念与勇于担当的精神,及时消除部分人“解散部队,各奔前程”消极主张,作出“在粤、闽、赣、湘边游击,保持革命力量”的决策。后率部避开强敌,在国民党力量较为薄弱的边界山区、农村与农民起义斗争相结合。19284月,发动湘南暴动后上井冈山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汇合后,把在三河坝战役前后萌芽的群众路线,与毛泽东的建党、建军思想融合在一起,创建了党领导的第一支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三河坝战役前后,提出并实践“军事斗争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的举措,在党内、军内是首次,它保证了“阻击尾追之敌”任务的完成,并把南昌起义的火种带上井冈山,使军旗永远飘扬。按历史事实说话,大埔县三河坝,是党群众路线诞生过程中萌芽的地方。

2、中央苏区创建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靠雏形的群众路线,开辟了共产党执政,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一片天。

朱德率部上井冈山不到一年的19291,为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的第三次“会剿”, 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红四军主力下了井冈山, 游击赣南、闽西、粤东北,进入创建中央苏区的探索、实践新时期。320, 红四军前委在长汀召开会议,总结在赣南、闽西创建根据地中经验与失误基础上,制定的扩展游击区域规划里提出: “惟闽西赣南一区内之由发动群众到公开割据,即 “根据地”与“群众”的关系,雏形创建根据地中的群众路线。这启迪着为全人类解放而献身的共产党人,进一步在探索革命之路中去感悟与完善“群众路线”。

当年,红四军由于连续作战,生活艰苦,得不到及时教育和整训。因此,单纯军事观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逐渐在军队内部滋长起来。这些脱离劳苦群众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极大地妨碍着红四军对“发动群众到公开割据”这一创建根据地规划的实施。特别是19295月,一批新到苏区的指挥员,轻视劳苦群众在“公开割据”中的作用,片面强调军事游击战略的重要性,尤为明显的是在6月的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上 ,错误否定毛泽东提出的党对红军的领导和创建根据地的正确主张。脱离群众,“不要根据地的流寇思想”占了主导地位。此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关注。 同年9月,陈毅到上海参加党中央召开的军事联席会议期间,如实向中央汇报了红四军两年来的斗争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央军事联席会议精神和周恩来的指示,中共中央发出《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史称“中央九月来信”。 “中央九月来信”要求红四军必须重视 “群众路线”,要求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红军给养及需用品问题也要“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党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战争年代 “群众路线”的内涵。

为了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着草鞋,穿粗布衣,和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打井抗旱,修桥铺路,处处为群众着想。他们心系人民,位尊不忘俭朴,艰苦奋斗,兢兢业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红四军“梅城战役”前后,朱德等在粤东北广泛发动、依靠群众,打土豪,痛击国民党军的同时,建立革命政权---东江革命委员会;瑞金沙洲坝的“红井”;红色交通线大埔中站党员交通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大埔人民融为一体,用生命与鲜血,保证了这条“苏维埃的血脉”的安全畅通等故事。“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首形成于苏区年代,至今仍在红土地上广为传颂的山歌,便是当年党员干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靠雏形的群众路线,取得了苏区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建立了共产党执政的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苏区鼎盛时期,形成了以江西瑞金为中心,含括福建省西部、江西省南部、广东省东北部,辖有以兴国、宁都为中心的江西省,以长汀为中心的福建省,以黎川为中心的闽赣省,以会昌为中心的粤赣省。开辟了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一片天,

3、延安是党群众路线成熟的地方,党靠成熟的群众路线,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打败小日本,解放了全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为党的领导中心。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在中央苏区雏形的群众路线基础上,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对群众路线进行精辟概括。毛泽东在 论联合政府》的光辉著作中,完整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内涵,文中说: “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核心是“党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 群众路线成熟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党靠这成熟的群众路线结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力量,通过八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蒋家王朝,带领全国人民迈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4、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平建设年代更不能缺少她。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论述,是当代党的领导集体对群众路线内容的丰富与创新。这说明 “群众路线”是党执政理念的根基,是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是战争年代革命取得成功走向胜利的保证,党的“十八大”为全国人民描绘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更不能缺少它。

 

  • 上一篇文章:坚定的马列主义者--叶帅精神永留传

  • 下一篇文章: 平远石正是我党我军最早传达贯彻“群众路线”的地方
  • 关键词:
    打印】【关闭】【顶部
    梅州党史网 - http://www.mzsds.com
    梅州党史 | 中共党史网 | 广东党史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中共中央党校 | 中直党建网 |


    主办: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地址:梅州市机关路9号 电话(传真):0753-2241879 邮箱:mzswdss@163.com

    CopyRight:www.mzsds.com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30468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