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工作动态 组织机构 党史研究 党史人物 史迹寻踪 党史知识
党史研究 更多>>
2024年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部2024年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部
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展闽粤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展闽粤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
市委党史研究室传达学习省委第三市委党史研究室传达学习省委第三
2022年度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2022年度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纪念闽粤赣边纵队成立75周年”“纪念闽粤赣边纵队成立75周年”
党史知识  
党 旗 党 徽 党 章
入党誓词 历次党代会 中共简史
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研究 >> 正文
解读《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
信息来源:   编辑/作者:   访问次数:     本站发布时间:2018-05-10 19:44:42

内容提要:原中央苏区被称为新中国的摇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新中国成立60多年后,原中央苏区在全国发展格局中,是处在欠发达、竞争力弱、基础设施落后梯队和大片区域。《规划》的出台将原中央苏区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原中央苏区适用西部政策,通过政策洼地,形成发展强大引擎,《规划》也是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总纲。本文从《规划》出台背景、适用、主要内容、西部政策、为什么需要西部政策、重大意义、长期复杂性七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方便读者了解《规划》,并且引用了大量政府网站、主流媒体反映各地贯彻落实《规划》情况,让读者对《规划》在原中央苏区形成的影响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笔者也认为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能够引起读者的重视和思考,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出台背景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紧邻东南沿海地区,是珠三角、厦漳泉、长三角地区的直接腹地,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资源禀赋良好,稀土、钨、钽铌、铅锌、铀、锂、金、铜、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列,拥有武夷山、龙虎山、龟峰、丹霞(泰宁)、福建土楼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赣江、闽江、东江、抚河、信江、九龙江、汀江、梅江等重要河流的源头地区,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和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是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客家文化、闽南文化、茶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但是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有一半的县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基础薄弱;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精深加工水平低;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城市,县域和小城镇发展滞后,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问题较为突出,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大;体制机制不活,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投资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中国将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随着CEPA(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顺利实施,以客家文化、闽南文化为纽带的海内外交流交往更加活跃,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吸引客家宗亲、华人华侨回乡投资兴业提供了更便利条件。201862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根据《若干意见》)明确的抓紧编制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实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要求,以及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的区域规划审批计划,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江西、福建、广东3省开展了《规划》编制工作。经反复听取各方面意见,起草形成了规划稿,并于20141月初按程序上报国务院。31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国家发改委于3月20日颁布《规划》。笔者认为:《规划》的出台是原中央苏区人民加快发展、改善生活的主观需要,政策洼地也是党中央对原中央苏区人民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孜孜不倦努力、奋斗不息一种补偿,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探索实现全面发展的一种积极实践,原中央苏区人民在党中央支持下正在进行的一场“没有硝烟谋求发展的追赶战争”。(参照:2013年末规划区总人口4748万,地区生产总值14650亿元,2013年江西省常住人口4504万人、GDP14339亿元,福建省常住人口3748万人、GDP21760亿元,广东省常住人口1054万人、GDP62164亿元)。

二、《规划》适用范围、适用期及适用原则

包括江西省赣州市、吉安市、新余市全境,抚州市黎川县、广昌县、乐安县、宜黄县、崇仁县、南丰县、南城县、资溪县、金溪县,上饶市广丰县、铅山县、上饶县、横峰县、弋阳县,宜春市袁州区、樟树市,萍乡市安源区、莲花县、芦溪县,鹰潭市余江县、贵溪市;福建省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全境,漳州市芗城区、龙海市、南靖县、平和县、诏安县、华安县、云霄县、漳浦县,泉州市安溪县、南安市、永春县、德化县;广东省梅州市全境,河源市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潮州市饶平县,韶关市南雄市,共108个县(市、区)。《规划》以原中央苏区为核心,统筹考虑有紧密联系的周边县(市、区)发展,规划范围不等同于原中央苏区范围。列入规划范围有江西、福建、广东3省、17地级市、101县(市区)(参照:3省共有41个地级市、306个县(市、区),其中:福建省有9个地级市,45个县、14个县级市、26个区;广东省:21个地级市;61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36个县;3个自治县),可见《规划》范围约为3省地级市数的1/,约有1/3的县(市、区)列入了规划。规划总面积21.8万平方公里,约为3省总面积的一半。(参照:江西省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福建全省总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广东全省总面积17.98万平方公里 ,3省总面积46.81万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142020年。适用原则:此规划为指导上述区域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

三、《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内容与核心主要目标:打造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以及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著名生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体系趋于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中心城市集聚能力不断提升,新型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及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主要指标:(2013年、2020年)三次产业比重(%)1550.434.6105040;城镇化率(%)465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110124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1467380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892517500;城镇年新增就业人数(万人)5760;水土流失

治理面积(平方公里)2970250008年累计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按2013年不变价格计算。单位GDP耗能下降与减少污染由国家下达指标。

主要内容:《规划》有发展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开放合作和区域联动发展以及保障措施10章、共32节。其中,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开放合作和区域联动发展被认为是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六大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方经济司网 《地区司负责人〈解读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

核心精神:执行西部政策。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外优惠贷款等资金时,规划范围(原中央苏区县、相关县)执行西部地区政策。江西省、广东省政府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关于请求落实原中央苏区县(市、区)参照执行西部地区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的函》,请求从2014年起,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外优惠贷款等资金时,对原中央苏区县执行西部地区政策,国家发改委于7月底发文《关于江西省、广东省原中央苏区县参照执行西部地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有关问题的复函》[2014]1740号,同意原中央苏区县执行西部政策。此外,水利部也已明确今后在安排我省原中央苏区县水利投资时,将按照西部地区标准给予补助。

四、西部地区含义、西部政策内容及影响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 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十二个省、市、区。中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6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目前有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搜狗百科)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重点任务和战略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力争用5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到21世纪中叶,要将西部地区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主要有四大政策: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扩大对外对内开放的政策、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对国家新安排的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投资主要由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解决,不留资金缺口。中央将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西部开发的专项资金。中央有关部门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时,要充分体现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鼓励企业资金投入西部地区重大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建设项目。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农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环保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安排,重点用于西部贫困地区。对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工程所需的粮食、种苗补助资金及现金补助,主要由中央财政支付。对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而受影响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适当给予补助。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银行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建设的信贷投入,加快国债配套贷款项目的评估审贷,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国家开发银行新增贷款逐年提高用于西部地区的比重。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优势产业、小城镇建设、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实行土地和矿产资源优惠政策。对西部地区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谁退耕、谁造林种草、谁经营、谁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草所有权的政策。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国有荒山荒地,进行恢复林草植被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建设投资和绿化工作到位的条件下,可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减免出让金,实行土地使用权50年不变,期满后可申请续期,可以继承和有偿转让。国家建设需要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依法给予补偿。制定有利于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励人才创业的政策。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提高西部地区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水平,逐步使其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扩大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干部交流。中央有关部门、东部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强对西部地区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持。加大各类科技计划经费向西部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国家安排的补助地方文化设施建设、广播电视建设投资和文物经费,向西部地区倾斜。(20001026日 国务院颁布《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国发〔200033号))

《中国投资》201096日围绕西部开发10年政策评估内容专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村经济与地区发展部副主任邹涤,“78%的政策得到了落实,68%的政策是行之有效的。”课题总撰稿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村经济与地区发展部副主任邹涤表示,“随着形势变化,一些政策已经失去作用,而有些政策也需要进行调整。”西部大开发的头10年开局良好,而目前已经进入纵深推进的阶段,今后要在生态治理和基础设施领域继续推进,并要在产业、民生与区域增长方面重点突破。10年来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与全国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开始扭转,开局良好。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评价是“成效显著”,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基础设施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态建设方面,评价是“初见成效”,“扭转了生态日益恶化的趋势”,部分地区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改善”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特色优势产业也得到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协作与对外开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人才开发力度加大,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经过 10 年以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打基础阶段,西部地区发展的硬件环境已经大为改观,各种资源优势正逐步显现,初步具备了“纵深推进、重点突破”新发展战略期的基础条件。面临挑战有一是部分政策力度不够。如投资政策倾斜力度不够,建设资金缺口大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量有明显增长,但在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盘子中的比重变化不大。二是一些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政策在设计中存在不足,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西部地区许多基本建设项目要求地方资金配套,而西部地区财力不足、建设条件较差、投资成本高,地方尤其是县级财政往往无力配套。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良性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转移支付制度政策打了折扣。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收益分配政策不尽合理,资源地区和当地群众的收益缺乏政策保障。三是部分政策难以落实。在信贷方面,西部地区的金融机构对本地区经济支持力度弱,金融存贷差进一步拉大,资金外流现象比较严重;科技研发政策不具体,难以落实。四是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一些政策本身已经没有优势,变成普惠政策,有些政策已经失效。等等。

五、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为什么要争取实行西部政策

.西部政策对地方财政支持比例比较高。对地方解决财政资金严重不足、“无米下锅”问题进行缓解,“中央为主、地方为辅”、“同等优先”等,给西部地区获得了“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甚至是“轻松上阵迅速快跑”的机会。原中央苏区作为成片的欠发达地区,基本是保吃饭、保运转的保守财政,财政资金严重不足是发展面临第一道困境。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构想提出以来,多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后作出重要批示给予支持。20184月,42个国家部委组成联合调研组,行程2.5万多公里,分赴赣南18个县(市、区)实地调研,推动《若干意见》出台。2013225日,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在赣州召开。将赣州11个县()纳入国家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范围,国家给赣南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占赣南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赣南日报社》,20141128日《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纪事》)

.西部政策为民生事业、地方投资发展带来机会。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和扶持措施的相继落实,助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年来,国家各部委积极跟进,大力推动《若干意见》实施,39个国家部委先后出台45个配套性政策文件;52个对口支援单位完成实地调研,27个对口支援单位制定对口支援方案,并启动了一批援建项目。今年一季度,江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排名第八,为近十年来最好排名。与此相得益彰的是,赣州、吉安、抚州等地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排位前移――两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逆势而上,成为支撑江西经济社会稳增长的“强引擎”。宁都县竹笮乡九塘村,“豆腐匠”李满生自创诗歌――“《若干意见》真是好,四十五条全是宝,建新房有补助,自来水进农户,乡旮旯全改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32.87万户农村家庭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对生活有了更多更美好的期待。政策的倾斜,也使投资者关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热情升温。据统计,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以来,新增企业6800多家,较政策执行前增加了67%,政策的“洼地”效应初步显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投资吸引力大为增强。两年来,在央企入赣投资合作洽谈会、光彩事业赣州行、赣台经贸合作交流大会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中,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签约投资项目20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3000亿元。2013年,赣州投资增速居全省第一,超出全省平均增速8.5个百分点。(2014628日,新华社快讯转载《江西日报》文章《向阳花木易为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

.西部政策对农业、工业都有特殊优惠政策。和平县合水镇金坑村的油茶种植基地在2018年申请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后,至目前,基地共获得了中央120万元、省级96万元、地方24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平整土地、修整道路、购买肥料等,接下来,将谋划更多类似这样的项目,争取中央和省里的支持。中央苏区政策的实施和振兴粤东西北战略的推进,为这些地区带来了双重利好。原中央苏区县的项目安排看,基础设施、城市建设、产业园区等项目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许多原中央苏区县还期待,能够获得更多造血能力强的政策支持。目前《规划》中比较大的支持措施便是“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国外优惠贷款等资金时,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的规定。然而,让13个原中央苏区县(市、区)更为关注的是,“减按15%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尚未明确。江西赣州,在20186月底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就享受到了该政策的红利。两年来,赣州因执行该税收优惠政策,为市内5000多家企业减免了近6亿元的所得税。而这一措施也带动了大量的投资,推动当地经济踏上高速增长的通道。(《南方杂志》 20141023日 《原中央苏区县的振兴期待》)

.西部政策为不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清除了很多路障。西部政策是新世纪西部大开发引擎,中央各部门在为西部发展中给予很多量身定做的优惠政策,在西部地区形成政策“洼地”效应。作为同样欠发达的原中央苏区,享受有关政策照顾,特别是中央一些部门给予赣南、闽西地区享受到西部政策时,为赣南、闽西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给资金、给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中央加大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力度等等,这些都是西部政策的基本内容,可以极大推动原中央苏区县经济和社会建设,并且能够与江西、福建、广东3省努力推动欠发达地区政策形成叠加,解决区域推动力有限的问题。中央各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原中央苏区县就能相应享受到西部政策各种优惠待遇,政策优势包含资金支持、低息贷款、降低进入门槛、降低运行成本、税收减免、民生项目等一系列利益。特别是广东地区原中央苏区县,在《规划》出台以前,中央将原中央苏区扶贫重点放在赣南、闽西,在广东财政可分配资源相当有限的前提下,在实施“跨越式发展”、“绿色崛起”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疾呼广东原中央苏区要与其他中央苏区享受同等扶持待遇,《规划》出台有望获得中央财政和西部政策的普惠,而在原中央苏区发展过程中不致脱离阵营沦为周边最贫穷地区。

六、《规划》出台重要意义及闪光点

1.原中央苏区区域整体振兴发展上升到中央战略。《规划》的出台表明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对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大扶持力度,《规划》提出 “五个着力”。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序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的支撑能力;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保障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努力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使广大人民早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原中央苏区执行西部地区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原中央苏区执行西部政策是《规划》中最有震撼力的一项规定,为争取最佳的发展机会,原中央苏区各个组成部分都不约而同选择了从争取比照西部发展政策入手,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争取到《规划》这一纲领性文件出台。可以说包括2018年6月出台的《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就是在争取西部政策过程中形成的重大成果。早在2007年之前,江西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经中央批准已有四个市比照执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范围,有41个县执行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范围。在水利项目赣南因享受西部政策国家补助的标准以按项目总投资的70-80%申请。卫生院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赣南可低至20%。此后,福建省原中央苏区也为争取相应的政策作出不懈努力,福建民盟三明市委课题组按照盟省委要求落实了《福建省原中央苏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的课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落实了《用好用足中央支持原中央苏区和海峡西岸政策,促进龙岩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课题。2018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给予原中央苏区全方位扶持和优惠政策。江西赣州、福建龙岩都以此为契机快速发展。国家部委将《若干意见》细化为一个个重大规划、方案、行动计划和试点示范事项,集中优势资源、集中力量攻坚,37个国家部委出台45个高含金量的具体对口支援工作方案或文件。当时广东已有7个县被认定为原中央苏区,在《意见》覆盖范围内,但相关执行细则却一直不见下文。“同样都是中央苏区,江西、福建的县一年可以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拿到四五亿元,顶我们一年的财政收入。”梅州一位县委书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梅州谋划打好“苏区”牌》,2014629日,《南方日报》)。另据报道,在《规划》出台以后,江西、广东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关于请求落实我省原中央苏区县(市、区)参照执行西部地区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的函》,获得国家发改委同意。(《粤13个苏区县今年起享西部地区政策给与补助》 20141022日 南方日报) 

3.明确框架和整合协调发展。“两大核心、六大组团”是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基本框架。以赣南、闽西为核心,依托重要交通干线,辐射带动沿线发展,培育壮大赣中、赣东、赣西、闽西北、闽南、粤东北组团,打造“双核六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赣南核心圈包括江西省赣州市和抚州市广昌、黎川、南丰县。以赣州市中心城区为龙头,依托赣州、龙南、瑞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三南”(全南、龙南、定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和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等平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矿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和现代服务业,对接融入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区域核心增长极。优化赣州城市功能与布局,加快瑞金、龙南两个次中心城市建设。闽西核心圈。包括福建省龙岩市、三明市。依托龙岩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平台,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壮大机械装备、有色金属、农产品加工、物流、旅游等优势产业,扶持培育光电新材料、节能环保、稀土深加工等新兴产业,构建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龙岩、三明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规划布局城际快速通道,重点培育长汀和尤溪,联动发展上杭、永定、永安、沙县等县。粤东北组团。包括广东省梅州市和河源市龙川县、和平县、连平县,潮州市饶平县,韶关市南雄市。培育壮大新型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促进梅州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把梅州市打造成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广东省绿色崛起先行市和文化旅游特色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经梅汕高铁、梅河高速,向东经饶平打通出海口,向西联动龙川、和平、连平、南雄等山区县,打造海陆联动的城镇密集带。赣中组团。包括江西省吉安市。以井冈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平台,依托京九铁路、赣粤高速、泉南高速、武吉高速等快速通道,重点建设吉泰走廊,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建设新型工业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示范基地。赣东组团。包括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崇仁县、南城县、资溪县、金溪县和乐安市,上饶市广丰县、铅山县、上饶县、横峰县、弋阳县和鹰潭市余江县、贵溪市。依托抚州中心城区,加强与闽浙合作,主动承接长三角和福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进沿向莆产业集聚带、信江河谷经济带、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光学产业基地、精密微型元件基地以及水工产业基地。加快三清山、龙虎山、大觉山、武夷山旅游联动发展,打造重要的生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赣西组团。包括江西省新余市和宜春市袁州区、樟树市,萍乡市安源区、莲花县、芦溪县。依托新余、宜春、萍乡中心城区,重点打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钢铁等产业板块,鼓励新余统筹城乡发展、袁州低碳发展等平台建设。闽西北组团。包括福建省南平市。以南平中心城区为核心,依托鹰厦铁路、武夷山机场、闽江内河航道以及城市沿江快速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积极承接长三角和福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培育发展食品加工、竹木加工、机电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打造闽浙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推动武夷山与泰宁等地旅游联动发展,构建大武夷旅游经济圈。闽南组团。包括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龙海市、南靖市、平和县、诏安县、华安县、云霄县、漳浦县和泉州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南安市。以漳州芗城区、古雷半岛等为节点,依托沿海港口和快速通道,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光电、海洋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纺织服装、日用陶瓷、建筑建材等制造业和茶叶、花卉等特色农业。加强与台湾地区产业合作,促进闽台产业对接。

. 对现代产业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事业、城乡统筹、开放合作和区域联动发展“六个重点任务”进行总体规划,是原中央苏区实现全面发展的决策部署。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特色农林业、优势矿产业、升级制造业、发展服务业(包含旅游业、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产业、新兴服务业、传统服务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功能完善、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铁路。密切与周边城市和沿海港口城市的高效连接,形成纵贯南北、连接东西的铁路网络。生态环境保护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以江河源头保护为重点,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力度,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生态建设(亮点:开展东江源、抚河源、赣江源、闽江源、九龙江源、新丰江源生态补偿试点,建立东江、汀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南方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强化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清洁农村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有机化提升工程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亮点:全面实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指导福建、广东省加大对闽西北、粤东北等贫困地区支持力度。鼓励长(汀)连(城)武(平)等地开展扶贫开发试验)。城乡统筹发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强县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 促进县域加快发展、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加快城乡一体化。开放合作和区域联动发展。优化区域内分工合作(亮点:产业对接、错位发展。探索跨行政区域产业合作发展新模式,在区域专项规划编制、政策协调、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联合执法等领域探索建立合作新机制。完善市长联席会议机制。加快重点地区一体化进程,推动中心城区与周边地区同城化发展)。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强化与珠三角、厦漳泉、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经贸联系。促进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支持与湖南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炎陵、安仁、永兴、资兴、桂东、汝城、北湖、苏仙、宜章、桂阳、嘉禾、耒阳、临武等县联动发展。

.通过11个专栏细化重点指标、产业、项目,这是是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多轮驱动”动力装置。专栏1:主要规划指标。专栏2:主要城市发展定位。赣州市。建设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现代化城市。龙岩市。建设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经济城市。三明市。建设福建省区域性中心城市。专栏3:特色农林业。柑橘、油茶、茶叶、中草药、畜禽水产品、果蔬及花卉。专栏4:优势矿业基地。稀土产业基地、有色金属产业基地、非金属矿产业基地。专栏5: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汽车产业、机械制造、轻工纺织、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专栏6:重点旅游项目。重点红色旅游地、重点生态旅游区、重点文化旅游区。专栏7:铁路建设重点项目。新建项目。昌(南昌)吉(安)赣(州)、合(肥)福(州)、赣(州)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岳(阳)吉(安)铁路、新(余)宜(春)萍(乡)轻轨、樟树盐化铁路延伸线、漳州港尾铁路。研究建设。鹰(潭)瑞(金)梅(州)、浦(城)梅(州)、梅(州)汕(头)、赣(州)井(冈山)、长(汀)泉(州)、吉(安)建(宁)、赣(州)郴(州)、梅(州)惠(州)、衢(州)宁(德)铁路,赣(州)深(圳)客运专线,赣(州)韶(关)铁路复线,分(宜)文(竹)铁路改造。公路。专栏8:公路建设重点项目。大广高速赣州、吉安繁忙路段扩容,厦蓉高速漳州天宝至龙岩蛟洋段扩容,新建济广高速平远至兴宁段、湄渝高速莆田至建宁段、汕昆高速龙川至英德段及南昌至韶关等国家高速公路。G105G205等国道和重要省道改造。专栏9:航运建设重点项目。航道、港口、航空。专栏10:重点能源建设项目。电源点项目、成品油项目、天然气管网。专栏11:水利重点建设项目。水资源配置工程、水库工程、水利枢纽工程、灌区工程。这些专栏指标几乎囊括了3省发展着力点,是当前和未来数年内重点建设项目,这些重点项目大多是前期已经作了大量规划,是各地重点建设蓝图,希望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带来重大变化的大型发展项目。包罗在振兴发展规划中,无疑在科学论证上增加砝码,在分步实施上带来保障。

七、落实《规划》是一个长期、复杂过程。

1.《规划》中对组织实施过程提出了三点要求。在《规划》保障措施首先提到要创新体制机制,其次是加大政策支持,再次是加强组织领导。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有关市、县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重点,切实把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做好与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在政策实施、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会同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人民政府适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涉及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在实施中按权限和程序报批。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推动规划顺利实施。《规划》是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纲领,涉及的发展蓝图、工作思路、项目建设、研究探索、政策支持等都需要具体的部门和地区进一步进行梳理,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协调,形成完整的可操作的方案,“涉及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在实施中按权限和程序报批”,还受时机和条件限制和一个较长的审批过程,产业发展和地区间合作还需考量各地把握机会和执政能力,特别是规划中一些不能适应新形势的思路和项目,还需尽快发现并进行调整,一些项目也必然会受某些条件的限制需要进行搁置,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是国家和地方欠发达地区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资源分配上还需从全局一盘棋角度合理进行安排,这是一个长期的、统筹兼顾、科学推进的过程,不时需要解决暴露出来问题。

.江西、福建出台了贯彻落实《规划》实施方案,广东出台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进行了征集意见和研讨,有关地区根据《规划》、《实施方案》相继出台实施意见。

2014829日,广东省政府召开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会议由邓海光副省长主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发展改革委余云州副主任在会上对国务院批准实施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主要内容作了介绍,并对《广东省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作了说明。韶关、河源、梅州、潮州四个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对我省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 201492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加快福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近日,由福建省发改委牵头研究起草的《关于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已由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实施意见》提出了七个方面的任务举措,要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提升优势矿产业,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环境综合整治,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提升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做大做强区域中心城市,打造特色县域板块,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和区域合作,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原中央苏区区域内分工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与原闽东苏区联动发展;推动落实扶持政策,推动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国土资源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六个方面具体政策的落实。《实施意见》还要求从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检查、营造良好氛围四个方面强化组织保障。同时,《实施意见》将《福建省贯彻落实<规划>近期重点工作方案(2014-2015)》作为附件,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和区域合作、推动落实扶持政策七个方面,提出贯彻落实《规划》112项近期(2014-2015)重点工作及牵头单位,推动《规划》落到实处。(福州新闻网 2014108日 王礼林)

自国家发改委印发《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以来,鹰潭市主动对接。一是出台了《鹰潭市深入推进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确定了八大重点工程54大项、134小项。二是印发了《2014年鹰潭市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要点》,对列入省调度的4个重大项目(江西百炼氟材料、年产20万吨核桃露、雷溪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园建设、鹰潭手拉手汽车城)和5个重点企业(江铜、耐乐铜业、阳光照明、天施康药业、三川集团)进行一月一调度,及时掌握项目推进和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争取支持,上半年,鹰潭市向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提出了需解决的事项2项,向省苏区办提出了7个需提交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协调解决的重大项目(事项)。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四是推进项目建设。鹰潭铜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贵溪工业园区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余江工业园区扩区调区,贵溪冶炼厂周边环境综合整治,鹰潭市白鹤湖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鹰潭支线机场,花桥水库项目,贵溪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鹰潭铜期货交割库标准化改造,龙虎山旅游产业园区综合开发,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本科学院,余江县产城一体化规划。(鹰潭市四措并举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中国鹰潭网 作者:舒浪  201491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关于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划和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引导苏区振兴发展向纵深推进,近日,吉安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了《吉安市贯彻落实<江西省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推进工作方案》(吉办字[2014]158号),这是吉安市今后一段时间内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的行动指南。工作方案结合吉安市实际情况,确定了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即推进重大平台建设、推进重点产业升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民生和社会事业改善、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推进争取政策落地。工作方案具体细化成了107项具体事项,涵盖了吉安市苏区振兴发展如吉泰走廊、电子信息、红色旅游、民生和扶贫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明确了任务内容、目标要求、完成时间和责任单位,将指导吉安市苏区振兴发展有序、有效推进。(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 《吉安市出台苏区振兴发展推进工作方案》201494日,作者:陈海明)

.一些中央主管部门及对口扶贫单位率先与《规划》进行对接,在一些地区给予了西部政策的待遇。

9月中旬,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从支持赣闽粤在振兴发展中先行先试、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提升质检监管和服务水平、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等四大方面进行帮扶,全面增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支持政策共有22条。如:探索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口岸局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内陆局的对口支援机制;建设口岸疫情疫病防控体系。(《质检总局出台支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意见》  2014109日 林阿玲 来源:闽西新闻网)

2014年以来,水利部积极加大支持力度,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做好水利规划。组织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了赣江流域综合规划和抚河流域综合规划。组织珠江水利委员会编制了韩江流域综合规划。二是推进水利建设。商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广东省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宜春市四方井水库项目建议书、廖坊水利枢纽灌区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指导地方加快推进大坳灌区、峡江灌区等工作。三是加大投资支持。商请有关部委在水利建设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向苏区倾斜。2014年,共安排中央投资69.36亿元,解决了288.8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峡江水利枢纽、莲花县寒山水库等建设,开展了1881座病险水库和10座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新建(加固)江河治理堤防74.65公里,完成中小河流治理河长742.95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70平方公里、水电装机19.15万千瓦。四是扩大支持范围。五是积极加大对口支援力度。宁都县水利改革。(《水利部扎实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网 20141128日)

. 《规划》出台以后,熟悉、掌握以及利用工作在一些地区迅速开展,调研和培训这个新课题。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进一步交流工作经验,增强全省苏区振兴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推进工作的能力,64日至5日,江西省发改委在赣州市举办“全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培训班”。培训班上,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省委农工部、赣州市、省苏区办、赣州市苏区办以及我委地区处、投资处的7位同志分别就《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发展规划》出台背景及内容解读、《县域经济发展与改革创新》、《赣州市苏区振兴发展经验介绍》、《地方政府如何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发展中有所作为》、《发挥地方苏区办职能推动苏区振兴发展》、《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解读、《中央预算内项目的申报工作》等内容进行了精彩授课。(《全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培训班在赣州成功举办》 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 日期:201465 

825日,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郑金洲主任、培训部沈军副主任以及教务部、教研部教师杨国华、焦永利一行四人赴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开展教学调研。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办公厅主任王全春、第一研究部原主任霍海丹等领导与专家详细介绍了原中央苏区的地域、历史及现状,并就挖掘苏区精神、开发红色资源等问题与调研组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刘少军等全面介绍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的制定背景和重点内容,并对如何办好培训班提出了相关建议。(《学院调研组赴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开展教学调研》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网 2014年8月27日)

.各地在《规划》出台以后作了探索和尝试,迅速开始了对接《规划》,谋划本地发展工作。

自国务院《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及省委、省政府《实施方案》出台以来,南平市积极跟进,主动对接,狠抓落实。(1)成立苏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2)举办政策解读培训班,编制政策实用手册。(3)加强项目策划、对接和储备,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4)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赣闽苏区大通道,规划建设武夷新区经邵武、光泽至吉安的高速铁路。(5)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加工示范区、全球竹产业开发样板区。(南平市做好《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对接跟进工作2014-04-04 南平市政府网)

611日,泉州市政府林伯前常务副市长、陈荣洲副市长在安溪县主持召开对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座谈会要求:一、对接《规划》紧扣促进老区发展这一工作主线。二、建立健全属地主体落实、部门协同谋划工作机制。三、调动各方面,形成老区建设发展的工作合力。市、县两级财政部门安排工作经费和专项经费,重点解决老区紧迫性困难。安排革命旧址、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专项经费。强调研判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政策空间,落实任务和政策利好。(泉州市人民政府召开对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座谈会 福建民政网 2014-06-24

16日上午,梅州市委书记黄强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省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讨论我市相关实施方案。会议强调,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坚持与省委省政府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战略决策结合起来,坚持与穗梅对口帮扶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与发展梅州实体经济结合起来,坚持与推进民生改善项目结合起来,尽快完善制定我市相关实施方案。尤其要紧紧围绕“三大抓手”,进一步强化项目的谋划、储备、申报和建设,不断完善我市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项目库,争取把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发展规划,推动梅州早日实现振兴发展目标。(《用好政策加快梅州振兴发展》2014917日 梅州日报)

今年5月,龙岩市就国务院批复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接落实工作进行了责任分工,分解下达到了各级各相关部门,接下来我市将根据该实施意见的具体部署,就对接《规划》内容进行补充和细化。实施意见确定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和区域合作等8个方面的任务举措,并明确了112项近期(2014-2015年)重点工作及牵头单位。提出加快赣龙铁路扩能、南三龙铁路项目建设和龙梅铁路扩能改造项目规划建设,到2020年实现各县一小时内就近享受动车服务,支持建设长连武扶贫开发试验区,在生态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区一体化等领域进行先行先试,推动建设汀江流域生态产业走廊。(龙岩市深化对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2014-10-13 闽西新闻网 记者 林阿玲)“

22日,河源市政府召开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专题工作会议。市长彭建文强调紧扣项目核心,把中央、省振兴苏区的每项政策具体细化为可对接运作的项目。加紧开发、编制、实施一批有基础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确保一批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项目挤进国家、省规划的“笼子”。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水、矿产、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办好一批事关民生的实事守护好生态屏障。(《河源市政府召开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专题工作会》河源日报  2014-10-23

正如国家发改委地司负责人所言,支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原中央苏区的发展牵动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苏区老区人民为了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不惜流血牺牲,今天这些地区有的还比较贫困,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加快科学扶贫和精准扶贫,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既是民心所向,又是党心与民心统一,《规划》出台之后,最为关键是落实和配套,给原中央苏区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经济社会带来全面发展。例如养老、收入、交通、产业等突出问题都需要在配套政策中逐一进行解决。

  • 上一篇文章:略论毛泽东相关构想的形成对粤东北成为中央苏区范围的影响

  • 下一篇文章: 梅州与中央苏区
  • 关键词:
    打印】【关闭】【顶部
    梅州党史网 - http://www.mzsds.com
    梅州党史 | 中共党史网 | 广东党史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中共中央党校 | 中直党建网 |


    主办:中共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地址:梅州市机关路9号 电话(传真):0753-2241879 邮箱:mzswdss@163.com

    CopyRight:www.mzsds.com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3046890号